楚菜的地理环境和物产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1-09-13浏览次数:224

在中华大地上,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、民俗风情习惯孕育了不同特质、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,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域文化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。在人类文化创造的自然地理环境中,河流是人类各种文化发源的天然摇篮,世界著名的底格里斯河、幼发拉底河、尼罗河、恒河等,都和一些民族文化的诞生、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楚国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,疆域达湘、鄂、豫、皖,一度到达吴,这些不同地域、不同特色的文化互相交流,互相融合,为光耀中华的楚国饮食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。

一、楚菜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

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,自古以来,不但社会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,而且文化的发展也很不平衡,而经济的发展、文化的形成,又都受地理环境所制约,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及技术系统等形式,深刻而长久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,地理环境是人类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,因此,我们在考察楚菜饮食文化生成机制时,应首先从饮食文化赖以发生发展的地理背景的剖析入手,进而探讨地域文化与饮食文化之间的联系。
据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,在楚国境内的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,都普遍发现有稻谷遗存,无论湖南彭头山文化还是后起的湖南石门皂市遗址下层文化,都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,显示了这一地区的农业特点,这说明楚国已进入农业时代,是农业在气候等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广泛发生的一种区域现象,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最早的栽培水稻也是在洞庭湖、鄱阳湖一带,然后逐步向长江中下游流域及江淮平原扩展,从而初步形成了接近于现今水稻分布的格局。
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是一致的,在中国古代文献中,记载稻的种植与食用也主要是在长江流域,如《周礼·夏官·职方氏》中就认为荆州、扬州“其谷宜稻”。荆、扬之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,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属楚、吴、越,是著名的水乡泽国,司马迁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叙述这里的饮食生活状况为“楚越之地,地广人稀,饭稻羹鱼。”班固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中也认为:“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,……民食鱼稻,以渔猎山伐为业”。可见,稻谷一直是楚国人民的主食,水产品则是主要副食。
一定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创造与发展,决定着人们的饮食样式,特别是在物质生产较为发达的地区更为明显。人们饮食状况如何,首先和他们创造什么、生产什么有关。中华饮食文化的南北之别,正是植根于这种与地理环境有密切依存关系的经济生活的土壤之中。我国古代的荆楚地区,由于地理环境是川泽山林,因此不仅创造了水田耕种、稻谷栽培的农业生产方式,而且还创造了与此相适应、高度发达的饮食文化类型,最终形成了重视农业,讲究饮食的生活传统。所以说,是得天独厚的长江,滋育了流域内楚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。
考古发掘资料也一再证明,先秦时期,长江流域楚国人民的主粮是稻谷,黄河流域人民的主粮是黍、稷,中国饮食文化分成两大地域系统,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就已形成,并由此形成了南北迥异的饮食习俗和各自风格的饮食文化类型。春秋战国以后,在黄河流域,黍、稷的主食地位逐步让位给麦,而在长江流域,稻谷始终是人民的主食,在黄河流域却列为珍品,孔子就曾用“食夫稻,衣夫锦,于女安乎?”来批评他的弟子宰我不守孝道及生活奢侈讲究。可见,食稻衣锦是当时黄河流域民众生活水平较高的象征。在长江流域的楚地,稻谷却是民间常食,并且稻谷作为人民的主粮,其地位数千年未变。这一事实说明,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和黄河流域的粟作文化是长期共存的,中国饮食文明的大厦,是由各地域饮食文化共同构筑的,没有地域饮食文化作为基础,就没有光辉灿烂的中国饮食文化,因此,只有分地域深入考察
各地饮食文化,才有可能避免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中以偏概全的流弊,进而对整个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进行接近客观实际的总体概括。


上一篇: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