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县黑木耳产于湖北省十堰市南部的房县。房县位于神农架和武当山之间,是中国著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县和驰名中外的“木耳之乡”。《湖北通志》云:“黑木耳以郧属产者最为著名,世谓郧耳”。房县黑木耳因其“色鲜肉厚,朵大质优,营养丰富”而被称为“房耳”,又因其“形似燕,状如飞”,又被誉为“燕耳”。
房县黑木耳栽培历史悠久,产业持续兴旺。唐朝苏恭《唐本草注》中就提到了房县黑木耳的人工栽培方法。据史书记载,房县黑木耳在唐中宗李显(庐陵王)流放于房县回京后便被作为贡品,曾一度出现“百姓皆种耳,官商皆收耳”的繁荣景象。到了清代,鄂西北山区已发展成为我国木耳的重要产地,其产量占湖北省1/3以上。如今,房县已发展成为鄂西北最大的黑木耳集散地。
1986年,原国家商业部把房县列为全国黑木耳生产重点县。2006年,房县黑木耳先后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。2009年,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房县黑木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2018年,房县黑木耳入选欧盟地理标志保护名单,代表着房县黑木耳的质量和声誉已经达到了国际高水准。
房县黑木耳属于光木耳。新鲜的房县黑木耳呈胶质状,半透明,深褐色,有弹性;干燥的房县黑木耳为角质状,背面绒毛短而少,暗灰色,耳面黑褐色,平滑有光感。房县独特的自然环境,使得房县黑木耳色鲜形美,肉厚朵大,弹性好,口感佳,营养丰富,风味独特,畅销国内外。
黑木耳被誉为“素中之荤”,经常食用对人体具有积极的营养作用和一定的食疗功效。《本草纲目》载:黑木耳“味甘甜,性平,具有调节神经、补气血润肺之功能。”经常食用黑木耳能提高机体免疫力,还对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症具有一定的补充疗效。房县黑木耳因其品质优良而在烹饪中应用广泛,既可作主料,如“凉拌黑木耳”“素炒黑木耳”等;也可作配料,如“黑木耳炒山药”“黑木耳炒鸡蛋”“黑木耳炒肉片”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