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茶经》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1-09-13浏览次数:185

《茶经》由唐代陆羽所撰。陆羽,字鸿渐,一名疾,字季疵,号桑苧翁,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(公元733),复州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,故又号竟陵子。因其曾诏拜太子文学,后徙太常寺太祝,故世称陆文学、陆太祝;又因其辞官不仕,浪迹天下,故世人又称其为陆处士、陆居士、陆三山人、陆鸿渐山人、东园先生等。据记载,陆羽3岁时,父母双亡,被竟陵西塔寺(一说龙盖寺)的智积禅师收养。13岁时,离开寺院,投身戏剧。14岁时,受到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,李齐物介绍他到火门山邹夫子处读书,并在邹夫子指导下采茶煎饮。后从崔国辅游学。“安史之乱”时,他隐居于湖州苕溪之滨,完成了《茶经》等书。唐德宗建中元年(公元780),陆羽移居饶州(今江西上饶),后又移居洪州(今江西南昌)。此后还曾游历湖南、广州等地。晚年时,再度回到竟陵。唐德宗贞元二十年(公元804),陆羽与世长辞。后世将之誉为“茶神”“茶圣”“茶祖”,民间甚至还烧制陶像或贴上纸绘像供奉,被制茶业及茶肆尊为祖师爷。
《茶经》共3卷,10类,七千余字。卷上列“一之源”“二之具”“三之造”等3类。其中,“一之源”讲茶的起源、名称、特征和品质;“二之具”谈采茶、制菜的工具;“三之造”论茶叶的种类及采制方法。卷中为“四之器”,列煮茶、饮茶的器皿及用具。卷下列“五之煮”“六之饮”“七之事”“八之出”“九之略”“十之图”等6类。其中,“五之煮”讲煮茶的方法,并讨论各地水质的优劣;“六之饮”谈饮茶风俗;“七之事”叙述有关茶的典故、产地和药效;“八之出”分析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;“九之略”指出可以省略的茶具、茶器;“十之图”教人将茶经写在绢布上悬挂。
《茶经》虽只有七千余字,但可谓是古代的茶百科全书。时至今日,《茶经》仍然是研究茶文化的重要资料。
从《茶经》中,还可以考察唐代的茶文化和陆羽的饮茶美学。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,茶树的种植范围日益扩大,栽培技术更是有了较大进步,制茶技术和饮茶方式也与前代有很大的不同。对此,在《茶经》中都有反映。
唐代煮茶工具繁多,煮茶过程复杂,从《茶经》“二之具”“四之器”中介绍的茶具可见一斑。但陆羽崇尚简单、质朴、自然,因而又在“九之略”中说明如何精简茶具,饮茶应因时、因地制宜,不拘泥文义或形式。陆羽所提倡的简约、自然的饮茶风格,“将饮茶带向一个感性而悠然的生活情境,让后世饮茶的人从清澈的茶汤中,体会一种随性自在的甘美”。
《茶经》对中国茶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,其表现主要有三:第一,《茶经》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,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,开创了后人著述茶书的先河;第二,《茶经》将日常生活的饮茶活动提升到系统性、艺术性的文化领域,也融汇了儒、释、道三家思想的精华,促进了茶德和茶艺的形成;第三,《茶经》促进了茶文学、茶艺术的形成和发展。
唐以后编纂的公私书目,如《新唐书·艺术志》小说类、《郡斋读书志》农家类、《直斋书录解题》杂艺类、《通志》食货类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农家类、《文献通考》农家类、《国史经籍志》史类、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子部谱录类等对《茶经》皆有著录。
《茶经》问世后,历代传抄刊刻不绝,版本繁多。早在宋代时,就产生了多种歧异的《茶经》版本。北宋陈师道《茶经》“序”称:“陆羽《茶经》,家传一卷,毕氏、王氏书三卷,张氏书四卷。内外书十有一卷,其文繁简不同,王、毕氏书繁杂,意其旧本。张书简明,与家书合,而多脱误,家书近古可考证。”可见,陈师道已见过至少四种不同版本的《茶经》。《茶经》现存的版本有:《百川学海》本、《说郛》本、《山居杂志》本、《茶书全集》本、《唐宋丛书》本、《格致丛书》本、《文房奇书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学津讨原》本、《唐人说荟》本、《湖北先正遗书》本、《续茶经》本、《汉唐地理书钞》本、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本等数十种。《茶经》还流播到世界各地,在日本有日文版。就内容繁简而言,这些版本大致可分为三类:一无注释的简本,如《说郛》本;二是增加注释的注本,如《唐宋丛书》本;三是在卷中“四之器”后,附加了南宋审安老人《茶具图赞》的增本,如《山居杂志》本。


上一篇: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