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楚菜发展的脉络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1-09-13浏览次数:493

楚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,从考古发现的情况看,楚地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,自古以来,楚地的先民就驯化选育了品种繁多的谷类作物,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早在先秦时期,楚国的先民就将稻谷作为其主食品种之一,楚地的主食一直是以稻米为主,并辅以菱、粟等。
新石器时代以后,副食主要有肉食与蔬菜两大类。肉食又有兽、禽、鱼三种,各个时期的畜牧业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,人们食用家畜的比例也不断增多,渔猎的比重不断下降,而且肉食的品种也不断丰富,尤其是战国秦汉时期更为明显,蔬菜在春秋之前尚未发现,在战国和西汉时期的墓中已有不少发现,而且品种也较多,已是当时人们的主要副食。同时,还发现了许多调味料,说明当时对饮食质量的要求提高了。
湖北饮食文化是伴随着楚文化的崛起而兴旺发达起来的。这也就是说,湖北菜的制作,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楚国时期就已达到相当的水平。《楚辞》中的《大招》与《招魂》中所列举的肴馔已证明了这一点。《楚辞·招魂》里记录了从主食到菜肴、以及精美点心、酒水饮料等二十多个品种的楚地名食,从这张食单中可以看出,当时楚国食物原料丰富,烹调方法及调味手段多变,它像一面镜子,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荆楚地区的饮食风貌和特色,表现了先秦时期楚菜艺术的成就,也充分说明楚菜在先秦时期已初具雏形。
另外,从考古发现的资料上来看,特别是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百多件饮食器具更是较好的例证。以曾侯乙墓为代表的这一时期楚墓中出土的饮食器具主要由铜、陶、金、漆木、竹5种材料制作而成。其中曾侯乙墓发现的一件煎盘,是迄今首次的考古发现。它由上盘下炉两部分组成,煎盘的腹部两侧各有一副提链。炉的口沿上立有四个兽蹄形足,出土时盘内有鱼骨(经鉴定为鲫鱼),盘内有木炭,炉底有烟炱痕迹,显然是煎烤食物的炊器。在众多的饮食器具中,煎盘是一种可烧、可煎、可炒的饮食器具,而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就能运用煎、炒等烹调方法,这在各大菜系中是领先的,同时也充分证实了楚菜源远流长的历史。
秦汉以后,楚地饮食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。进入汉魏,《七发》记下了“狗羹盖石花菜”“熊掌调芍药酱”“鲤鱼片缀紫苏”等荆楚佳肴;《淮南子》也盛赞楚人调味精于“甘酸之变”;这时还制成“造饭少顷即熟”的诸葛行锅和光可鉴人的江陵朱墨漆器,反映了这一时期楚地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。降及唐宋,《江行杂录》介绍过制菜“馨香脆美,济楚细腻”、工价高达百匹锦绢的江陵厨娘。五祖寺素菜风靡一时,苏东坡命名的黄州美食脍炙人口。晚唐诗人罗隐在《忆夏口》中吟唱道:“汉阳渡口兰为舟,汉阳城下多酒楼。当年不得尽一醉,别梦有时还重游。”该诗反映了武汉地区的饮食业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一定的规模。
到了明清两代,楚菜更趋成熟。在《食经》《随园食单》《闲情偶寄》和《清稗类钞》等著名食书中,搜集的楚菜精品就更多了。这时,不仅有楚菜代表菜品,更多名菜也应运而生,如“沔阳三蒸”“江陵千张肉”“黄陂烧三合”“石首鱼肚”“咸宁宝塔肉”“武汉腊肉炒菜薹”,以及黄梅五祖寺著名的素菜“三春一汤”——煎春卷、烧春菇、烫春芽、白莲汤,如此等等。在鱼菜技艺上也有较大的创新,如钟祥的“蟠龙菜”,主料是鱼和肉,而成品却是鱼不见鱼、肉不见肉;黄州的“金包银”“银包金”,使鱼肉合烹,各自剁蓉成馅,相互包裹,光洁似珠,落水不散,技艺之精湛可谓登峰造极。此外,黄云鹄的《粥谱》集古代粥方之大成,楚乡的蒸菜、煨汤和多料合烹技法见之于众多的食经,楚菜作为一个菜系已基本定型。


上一篇:下一篇: